
咨询热线:18190864371
发布时间:2020-05-08 浏览量:443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建筑行业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有很多历史古迹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且很多古代建筑都是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现在我国大力宣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很多人开始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的很多优点也启发了现在的建筑,这使得仿古建筑成为了现在的热潮。但是要做好仿古建筑的建设工作,我们必须对仿古建材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以及它的维修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本文我们就将针对仿古建筑维护管理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帮助我们认识仿古建筑的建设,更好地保障仿古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感。
1.增强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成立专门的古建筑保护团体,宣传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古建筑保护范围中的人民群众能配合政府部门,共同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意义的保护。
2.古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古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保存它原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进行城市更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改建并重的原则,合理规划古建筑保护范围,在城市大规模改建过程中加强对古建筑本身及其周边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应该与古建筑的风格保持协调。
3.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由于我国古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木材,其主要损坏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2613136原因是木材的腐烂,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修复十分重要。对古建筑的维护应该坚持原真性,即保持古建筑本身和它所代表的历史性和美学性,仿照古代建筑风格,利用现代科技使古建筑维护过程中的环境。人为损坏程度降到最低。
4.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防护工作。对古建筑的消防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可能发生的概率,发生火灾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建筑的损坏。加强对电源和火源的管理,对于古建筑内的供电系统设计应该把安全摆在第一位;根据不同的火灾扑救需要设置并合理布局不同的消防器材;加大火灾预防技术的应用,使用各种有效的探测报警系统。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性人才缺乏。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城市规划研究生遗产保护方向等涉及古建筑保护规划类专业,但是并没有像热门专业那样受广大学子的青睐,愿意学习此专业的人才也屈指可数。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来解决新时期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古建筑保护的新局面。